?測色儀中的 SCI(包含鏡面反射光) 和 SCE(排除鏡面反射光) 是兩種不同的測量模式,主要區別在于對物體表面鏡面反射光的處理方式。以下是它們的特點和適用場景:
1. SCI(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)
- 特點:
- 測量時包含鏡面反射光(即物體表面的直接反射光)。
- 反映物體的 總顏色外觀,包括表面光澤的影響。
- 數據更接近人眼在均勻光照下的直觀感受(尤其是高光澤表面)。
- 受表面紋理或粗糙度的影響較小,適合顏色配比和實驗室質量控制。
- 適用場景:
- 需要忽略表面光澤差異的顏色匹配(如涂料、塑料、化妝品)。
- 工業品控中要求顏色數據穩定,不受表面處理(如拋光、磨砂)干擾。
- 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顏色測量(如玻璃、液體)。
2. SCE(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)
- 特點:
- 測量時排除鏡面反射光,僅捕捉漫反射光。
- 反映物體 材質本身的顏色,排除表面光澤的干擾。
- 數據更接近人眼在自然光下觀察到的顏色(尤其是啞光或粗糙表面)。
- 對表面處理(如磨砂、啞光)更敏感。
- 適用場景:
- 需要區分表面光澤差異的測量(如啞光紙張、紡織品、粗糙金屬)。
- 評估實際使用場景中物體的視覺顏色(如家具、建筑材料的啞光效果)。
- 表面紋理復雜的樣品(如皮革、陶瓷)。
關鍵對比
特性 | SCI | SCE |
鏡面反射光 | 包含 | 排除 |
測量結果 | 顏色+光澤 | 僅顏色(受紋理影響) |
穩定性 | 高(適合品控) | 低(受表面狀態影響) |
類似人眼觀察 | 高光澤表面更準確 | 啞光表面更準確 |
如何選擇?
- 用SCI:需要顏色數據穩定,忽略表面差異(如生產批次比對)。
- 用SCE:需要模擬實際視覺效果(如包裝設計、啞光產品)。
許多測色儀支持兩種模式切換,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。例如,Pantone或X-Rite設備通常提供SCI/SCE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