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以下是關于色差儀 SCI(包含鏡面反射) 和 SCE(排除鏡面反射) 測量模式的應用場景詳解及對比:
一、SCI(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)應用場景
特點:測量時包含物體表面的鏡面反射光,反映物體真實顏色屬性(材質+表面特性)。
典型應用:
1. 質量控制(原材料)
- 評估涂料/塑料的顏料本身顏色,不受表面光澤影響
- 例:汽車漆配方開發、塑料母粒色粉檢測
2. 研發實驗室
- 材料顏色特性的絕對值測量(如CIELab值)
- 例:印刷油墨的色牢度測試
3. 高光澤表面檢測
- 金屬鍍層、電鍍件、高光塑料的表觀顏色
- 例:手機外殼鍍膜顏色一致性控制
4. 標準化比色
- 符合ISO 7724/CIE 15.2等國際標準要求
二、SCE(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)應用場景
特點:排除鏡面反射光,僅測量漫反射光,反映人眼主觀視覺顏色。
典型應用:
1. 表面處理品控
- 評估啞光/紋理表面的視覺色差
- 例:皮革、磨砂塑料、啞光涂裝
2. 終端產品驗收
- 模擬消費者在自然光下看到的顏色效果
- 例:家具木紋、紡織品色差檢測
3. 粗糙表面檢測
- 多孔/凹凸材料(如紙張、布料)的顏色評估
- 例:包裝紙箱印刷色差控制
4. 光澤敏感行業
- 當表面光澤差異較大時,避免光澤干擾顏色判斷
- 例:陶瓷釉面批次一致性檢查
三、SCI vs SCE 關鍵對比
維度 | SCI模式 | SCE模式 |
測量原理 | 包含鏡面反射(8°含光) | 排除鏡面反射(8°去光) |
數據特性 | 反映材料絕對顏色 | 反映人眼主觀視覺顏色 |
適用表面 | 高光澤、金屬、光滑表面 | 啞光、粗糙、紋理表面 |
行業標準 | 多用于研發和原材料檢測 | 多用于成品檢驗和市場驗收 |
典型儀器設置 | 色差儀的SPIN模式(如X-Rite) | 色差儀的SPEX模式 |
四、實際應用案例
1. 汽車行業
- SCI:檢測金屬漆的顏料顏色(確保批次一致性)
- SCE:評估整車在陽光下呈現的視覺效果
2. 印刷包裝
- SCI:測量油墨本身的色濃度
- SCE:檢查印刷品在客戶手中的觀感
3. 塑料制品
- SCI:注塑原料的色母粒質量控制
- SCE:成品塑料件的外觀色差驗收
五、操作建議
1. 優先使用SCI的場景:
- 需要排除表面處理工藝影響的顏色檢測
- 科研、配方開發等需要絕對值數據的場合
2. 優先使用SCE的場景:
- 產品最終外觀驗收
- 表面光澤差異大于Δ5 GU時
3. 同步測量:
高端色差儀(如X-Rite Ci64)可同時輸出SCI/SCE數據,全面分析材質與視覺效果差異。
注:根據ASTM E1767標準,在報告數據時需明確標注測量模式(SCI/SCE)。